从天上掉的不是一定都是陷阱,有时候真会被“馅饼”砸中!
近日,个税可能退款的信息在网上刷了屏,好多小伙伴都惊呼——妈也,下半年的“挥霍”全靠它了——
这究竟是怎么样一回事?
去年,很多人的手机中都下载了一个“个人所得税”的APP,这就为了填写抵扣个税的信息。
“个人所得税”APP如何玩?首先登录系统,接着按照“首页”——“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这样不必再一一填写各项涉税信息)。点击进去,马上就会在“应退税额”的地方显示退税的金额。例如上面显示的巨款5954.51元。(羡慕中)接着选择“提交申报”,输入退税银行卡卡号并通过验证码绑定电话号码后,系统显示“提交申报成功”、“税务审核中”,等待国库处理。几天后,手机上会有信息提醒——“老板,有钱进账了!”当然也有一些小伙伴在洗手间哭过了好几回,因为他们只得了一个零头——
划根线——如果您在2019年换过工作、当年入职或自由职业者,则要选“自行填写”方式,逐项填报各项收入和扣除。为啥会有馅饼从天而降?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
每年3-6月,税务部门将对上一年度进行汇算,今年因为疫情,国税总局之前暂停了这项工作。为何需要进行年度汇算?这是因为新个税法实施之后,单位每月代扣的个税只是预缴,有可能多缴,也有一定的可能少缴,一年终了要算总账,再多退少补。
哪些情况需要年度汇算?一种是2019年多缴了个税且申请退税的,一种是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所谓综合所得,包括4类收入,分别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其他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偶然所得等,不需要年度汇算。以下三种情况不有必要进行年度汇算
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税务人员表示,为了不因漏税影响个人征信,建议每个纳税人都进行年度汇算。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做相关操作,几分钟就能知道要不要退补个税。实际上,哪怕你年收入不到6万元,也有一定的可能产生退税,这是新个税法的福利。
界定首套房贷 利率是关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新增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这6项专项附近扣除中,很多人最为关心的便是房贷利息抵税以及住房租金抵税。
敲黑板了:
你的住房是否能够轻松的享受贷款利息抵税,还需要符合《办法》设置的多重条件。而首套房定义则是判断住房贷款利息抵税的关键。
《办法》规定: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房贷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的贷款利息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如何判断自己的房子属于首套?
银行人士称,要看贷款发放当时是否被认定为首套住房。为了能准确填报,最准确的途径就是与贷款经办行联系确认是否为“首套”。
当然,还能够最终靠利率的高低来判断,一般首套房贷利率低于同期非首套房贷利率。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租房子,也能省下不少“莽宁”租房者付出的房租租金,也能抵扣个人所得税。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
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
需要注意的几点
在填写的条款中,“合同编号”是很多人搞不懂的一条。
税务工作人员表示,在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部分,需要填报的可能包括房屋地址、证书类型、证书号码、贷款类型、贷款银行、贷款合同编号、首次还款日期、贷款期限等信息。
银行人士表示,对于上述信息,每家银行规定不尽相同,最准确的途径就是咨询经办银行。另外,首次还款日期需要按照实际发生首次还款的时间填写。